8月17日,由路橋集團承建的紅荔路交通與空間環境提升工程(以下簡稱紅荔路提升工程))順利通過竣工驗收。改造后的紅荔路有利于提升市民慢行體驗,道路無縫接駁更美觀順暢,慢行系統實現“三網融合”,更具深圳特色,較好地展示深圳先行示范區國際化、現代化創新型城市的風采,成為深圳市首條高端品質、美麗綠色、活力智慧、安全舒適的慢行系統示范道路。
為嚴格落實市政府、市交通運輸局的品質提升要求,路橋集團克服工期緊任務重、石材選料規格高、交通疏解和管線復雜開挖難度大、疫情防控壓力、施工驗收標準高、防污治污和景觀效果要求高、設計方案更新頻繁等困難,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推進施工建設,交上完美答卷。
一、科學統籌,施工安排有條不紊
路橋集團結合在深南路等大型市政項目經驗,科學安排施工工序,最大限度降低改造施工對沿線交通和周邊市民的影響;主動協調,為施工創造有利條件,做好施工安全及技術交底,安全高效地完成施工任務;以人為本,聽取市民心聲,積極采納沿線居民合理意見。
二、先行示范,多面提升道路科技含量
紅荔路提升工程應用新型瀝青改性劑KZD技術,顯著提高瀝青路面耐高溫抗車轍、耐低溫抗裂、耐水損壞及抗老化能力,解決了SBS改性瀝青加工工藝的高能耗、高污染方面難題;自主研發應用重型材料高精度拼裝輔助車,提升30%施工速度;采用3D打印裝飾造型模板技術,大幅降低時間成本、資金投入;應用透水混凝土技術,調節城市空間的溫度和濕度,助力海綿城市建設,高標準、高質量、高效率完成紅荔路提升工程。
三、建造精品,打造慢行示范道路
(一)凸顯人性化,優化慢行空間。慢行系統采用快速通過及慢速游覽分幅設計,將周邊景色引入街道,強化道路空間序列性,打造移步換景的“城市風景畫廊”。路口設置無障礙坡道,鋪設自行車道,全線增設連續、獨立的自行車道,拓寬行人通行的寬度,提升渠化島,增強過街安全性。
(二)注入紅荔文化,融合人文關懷。提取紅荔路的藝術語言與符號,形成特有的場地印記并發掘保留文化記憶,將場地文化與現代社會活動結合,打造活力街道。比如:人行道采用“大規格+暖色系+同色調+陰刻文化LOGO”的石材。
(三)打造智慧交通,助力智慧城市。應用視頻識別、高精度地圖、智能分析等高新技術,完善道路智能感知與服務設施,包括安全發光斑馬線、視頻識別和動態監測的智慧路燈等,構建智能化的交通設施管養。
(四)對標深南路,精細化施工。打造景觀示范道路,交通設施采用“大氣厚重+簡約明快+藝術修飾”總基調,將混凝土路緣石更換為黃銹石花崗巖路緣石,大尺寸荔枝面黃銹石鋪裝人行道,試點精家裝水平建設市政項目。